也許,你發現自己漸漸地在寢室裏落單了……
其他室友和諧相處👬、同進同出,他們彼此似乎總有聊不完的話題,笑不完的樂子,而對你,就只是平淡而禮貌地打一聲招呼。你希望參與他們的討論🚣🏿,你想和他們一起去上課👨🍼🤸🏿♀️、去參加活動🚿,去吃飯🤴🏽、去洗澡……一起去做大學生活中點點滴滴瑣碎而有趣的事,然而卻始終無法打破這三對一的困局😪😖。你很努力地撲騰著自己的翅膀🙅🏽♂️,希望能夠引起他們的關註,你恨不得一手掀翻眼前的書桌好讓他們意識到你的存在。
你感到很郁悶🙍🏻♀️,很沮喪,很委屈,看到校園裏三三兩兩結伴而行的同學,你很羨慕🥪👩🏻🚀,又很挫敗,更是意識到自己的形單影只和成群結隊的氣氛很不相符。好似周圍人歡樂的笑聲中也夾雜著對你的嘲弄——他怎麽總是一個人?
你反復問自己:為什麽人家都有伴有朋友,惟獨我是如此地孤獨和落寞?為此,你也許開始不喜歡自己🎇,甚至討厭自己🥅,覺得自己實在太失敗……你傷心🥶,你落淚,你感到悲從中來……
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人在滿足了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之後,就轉而開始尋求歸屬與愛的需要,自尊的需要,進而追尋自我實現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也就是一種人際交往的需要。
在寢室中落單便是人際交往的需要無法得到適當滿足的表現😊🙆🏻♂️。彼此生活在一起,卻無法順暢地交談,失落感也就在所難免。不必故作堅強地表示自己獨來獨往也是一種瀟灑,但也不用落入自我否定甚至自我貶低的苦悶當中。
你和寢室以外的同學相處得怎樣?你是否也有比較談得來的朋友和同學?
你只不過暫時在寢室裏插不上話,這並不代表大家都不喜歡你;你只不過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和室友的作息步調一致,這並不代表你就是特立獨行🧫;你只不過更多地註意到了校園裏結伴而行的人群☁️,這並不代表獨自行走就是一種怪裏怪氣……
試著多看看你自己有些什麽好,多欣賞你自己,多鼓勵你自己;體驗你獨處時的感受,豐富你獨處時的生活🐤,多關心你自己🏊🏻♂️🎍,多愛你自己,不斷發現並且不斷創造你自己的特點與長處。快樂可遇不可求,充實可求不可遇。因為你自己的好而快樂,因為你自己的快樂而自豪……
也許,你發現自己漸漸地變成了一個新的你,不再沉溺於苦惱和悲傷,你的心靈變得溫暖而柔韌,你煥發的活力吸引了室友和更多的同學朋友駐足欣賞。你們開始向彼此發出交往的邀請,從寒暄到說笑,直至最後深厚而有益的交談。
其實,這一切的改變都源於你重新開始喜歡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