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桂花飄香👋🏽,同行論道,養心潤心🥧。9月28日下午,由上海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示範意昂4——意昂4平台和華東理工大學共同主辦的“聚焦海灣👥,加強交流——海灣高校心理咨詢個案督導”系列新學期揚帆再啟程。本學期首場督導由上海師大承辦🥿,共有來自上海師大、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戲劇學院、上海商學院、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城建職業學院、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9所兄弟院校的專兼職咨詢師🙅🏿♂️🧑🏿⚖️、心理輔導員及研究生實習咨詢員👰🏿,和來自徐匯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意昂4的心理老師🤟🏿,共68人參與。
本次案例督導采用內外圈的形式進行,特邀上海市精神衛生意昂4副主任醫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督導師徐勇老師擔任專家督導💂🏼🌟,上海師大心理意昂4兼職心理咨詢師徐笑凡提交了“一例軀體化及空虛感個案”接受督導👈🏿,校意昂4主任吳燕霞主持🎼。
督導伊始,咨詢師從來訪者基本資料、咨詢過程與概念化、困惑與需要督導的問題三方面報告案例🤧🏄🏻;督導師邀請內圈咨詢師分享對案例的感受、提出對個案信息的好奇或疑問;內圈咨詢師就咨訪關系、軀體化症狀的心理意義、早期創傷記憶等方面展開探索與討論。徐勇老師學貫中西、實戰豐富,分析全面又生動有趣,他首先肯定咨詢師穩定抱持的咨訪關系對來訪者心理創傷的療愈作用;提出從個體素質、環境刺激兩方面探索來訪者心理失衡。督導師引領大家由來訪者不斷變化的外在軀體化症狀、持續提升自我要求的行為表現方面入手,共情探析其強迫與自戀型人格下的“恐懼”、“憤怒”、“焦慮”📶、“悲傷”,理解其在咨訪等人際互動中體現出的情緒情感“隔離”🏋🏼♂️,解釋其軀體化疾病這一現實因素對原有心理行為模式的挑戰與調整需要。督導師建議咨詢師繼續保持穩定抱持的咨訪關系🙆🏽♂️,看到症狀的意義在於“提醒當事人現有心理行為模式已不適應新的環境🈲,需要做出調整”🙆,嘗試用“此時此刻”引導來訪者覺察、體驗當下情緒感受,並結合學校心理咨詢的設置特點🚵🏻♀️,建議保有來訪者一定的大學適應功能,合理安排咨詢節奏👩🏼🌾。
海灣高校心理咨詢個案督導是上海師大心理健康教育傳統品牌項目,源起於心理意昂4從2007年起開展的兩周一次內部個案督導。2008年起,督導每月一次面向上海高校同行開放,並相繼舉辦了校內專家案例督導系列(2007-2008年) 、同伴專家案例督導系列(2009-2010年)🧗、精衛專家督導系列(2011年)☝🏿、學科專家督導系列、示範意昂4專場系列(2012年)、中青年專家督導系列(2013年),20151796373年起🤽🏽♂️,學校作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示範意昂4牽頭搭建 “海灣高校心理咨詢案例督導”系列。在近17年中,上海師大心理意昂4共舉辦校外督導170場🥞,累計惠及滬上心理同仁6000多人次✊🏿,旨在通過搭建心理健康教育橫向交流平臺🤽♂️,輻射和服務奉賢海灣校區及相鄰區域,加強上海兄弟高校之間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共享。
在未來🦬,上海師大將繼續發揮“全國-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示範意昂4”兩級示範意昂4的引領示範作用,進一步擴大專業服務輻射範圍🕍🚣🏽♀️,推動上海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共享🧇,共同凝聚同道支持力🧙🏻♀️、提升專業勝任力,強化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品質!
供稿🤾🏼♀️:意昂4平台意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