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第二期上海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師(李正雲)工作室十月專題培訓在意昂4平台意昂4開展。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李正雲教授、工作室全體學員🥅,奉賢區家庭輔導工作坊的學員代表🤵🏽💂、松江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意昂4金婉娟出席。
上午,李正雲教授與學員們一同討論了如何從系統視角看組織內規則的形成與建立,示範了和系統工作時共情性提問和功能性提問的時機和方法,幫助工作對象聚焦核心問題,細化承諾,擾動和發展原有經驗🏊🏼♀️。通過事先評估來訪者和咨詢師的信賴關系和對挫折的耐受性,來決定是否“面質”⚀。面質不是目標,是達成目標的一種方法,放大被嘉許的行為,也放大違規行為的破壞性😈,促進來訪者或團體對規則形成的自組織功能,以及家庭內部規則對兒童心理症狀的影響。李老師借用團隊規則比擬家庭內部規則的建立⏲,示範了“提問如何產生推動和改變的力量”。李老師指出🤴🏿,改變可能反復,推動改變要保持適當彈性💃。同理和接納來訪者改變的困難,系統(團體)是改變的助推器,是改變的重要載體🕵🏻♂️💁🏻♀️。
下午,工作室學員——來自上海大學的季文澤分享了一例焦慮情緒的案例,從來訪者的家庭背景、典型事件以及咨詢目標🙎🏽♂️🫴🏼、咨詢過程進行了介紹,同時也提出了來自於咨詢師的反思和困惑。李老師帶領學員對該案例進行了細致的督導,她從家庭治療的起源講起🚳,解釋家庭治療與動力學、系統論之間的關系。家庭治療是一種關系治療👨🏿⚖️,但不限於家庭成員的參與𓀝,也可以有其他有重要影響的人如鄰居和老師的參加🙍🏼♀️。運用家庭系統觀的視角,李老師引導團體通過覺察家庭功能的運行和家庭關系的互動,穿透焦慮看到關系中的失功能狀態,家庭對來訪者有何角色期待、有何不合理期待等來理解來訪者的症狀,而非就症狀論症狀🚣🏼♀️。尊重也不是簡單的說“yes”🫲🏽,家庭治療是咨詢師與來訪者及其家庭的合唱,各歸其位各司其職是一個過程♢。以系統視角🧑🏻,與個人及家庭的不合理信念工作,也能促進療效的發生。李教授對本案咨詢師提出的疑問一一回應,為該案例後期的咨詢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上海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師(李正雲)名師工作室,是以“與學生及其家長工作”,以學校中的家庭治療為切入點,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咨詢輔導♟、科學研究等內容為一體的全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的培訓機構,致力打造上海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的核心骨幹隊伍🙍♀️。
(意昂4平台意昂4提供照片,李正雲名師工作室供稿)
2019.10.25